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以党建带扶贫 以扶贫促党建

    信息发布者:csjt0002
    2017-03-11 10:26:57   转载

    本报讯(通讯员董少清 记者李建成)平泉县南五十家子镇后甸子村组建了种植合作社党支部,推行资源变股权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民模式,吸收包括68户贫困户在内的农民以地入股,建立了2000亩经果林示范基地,预计到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超万元。

    平泉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4个,贫困人员5.8万人。今年以来,该县坚持将“脱贫攻坚党旗红”活动作为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,积极探索精准脱贫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的新路径,以党建带扶贫、以扶贫促党建。

    探索“三在产业链”,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

    该县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,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,使党的组织优势有效地融入到精准脱贫的主战场。

   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。创新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有效形式,按照“党组织管经合组织、经合组织促产业、产业联农户”的思路,采取“支部+经合组织、党小组+园区”等组建模式,按产业链分类建立党组织,充分发挥其组织、示范、引领、服务作用,努力实现一个党组织引领一个产业。目前,全县共建各类经合组织135个,建产业型党组织97个。

    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。一方面把有产业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全部编入到相应的产业链党组织,另一方面坚持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的鲜明导向,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,近3年在产业链上发展党员423名。同时,大力培树和表彰了一批“双带型”产业链上的优秀党员。目前,全县贫困村1478名产业链上的党员帮扶带动贫困群众1.8万人。

    让农民富在产业链上。按照抱团发展的思路,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。全面推行“一地生四金”模式,引导农民特别是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、园区打工、扶贫资金入股、资源入股分红增收入。积极推广一个园区帮带多名贫困户的“1+X组团帮困大棚”模式,由合作社和园区党员提供原料、技术、销售一条龙保姆式服务,实现贫困户零成本投入、零距离就业、零风险经营。预计到2017年底,全县将有2万户贫困户通过产业实现精准脱贫、稳定脱贫。

    抓好三支队伍,打造脱贫攻坚主力军

    打好脱贫攻坚战,关键在党员、关键在干部。该县把农村“三支队伍”建设作为脱贫奔小康的着力点,努力建强脱贫一线主力军。

    培优“领头雁”。首先在贫困村启动了村党组织书记“一人学一技、一人一项目”计划,编写了乡土教材,围绕食用菌、设施菜、经果林等主导产业,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面系统培训,让每名村党组织书记掌握一项实用技术,创办一个产业项目,致富一方百姓。目前,全县84个贫困村党组织书记中63名成为致富带头人,带头建立产业园区71个。

    锻造“先锋队”。开展党员示范行动,引导带头致富党员联系帮扶10户以上贫困农户,争当带富先锋;引导中等收入党员自主创业,主动帮扶1至2户困难群众,争当致富先锋;引导收入偏低党员立足自主脱贫,争当脱贫先锋。并统一制作了党员示范牌,让党员亮身份、亮职责、亮承诺,接受监督。

    建强“后备军”。大力实施农村青年人才孵化培育工程,在乡镇建立青年人才孵化站,从具有高中以上学历、大中专毕业生、复转退伍军人、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,遴选思想好、有能力、能致富的优秀分子进站,通过跟班培养、集中培训、组织“圆梦小康专家行”等活动,引导乡土人才创新创业、带富领富。目前,全县贫困村有青年人才3150人,其中508人有农民技术职称,建立食用菌、设施园艺、经果林等各类产业园区2万多亩。

    凝聚五方力量,形成脱贫攻坚合力

    采取包乡包村包户的方式,实现帮扶力量全覆盖,形成处处都有主阵地、人人都是战斗员的攻坚拔寨强大声势。

    组织机关党员“联万户”。组织千名机关党员与万户贫困户结对,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就业帮扶、创业帮扶、救济帮扶,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。目前,全县50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与1.3万户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,累计开展入户走访、春风送岗位、认领“微心愿”、科技培训进田间等活动700多次。

    选派驻村干部“当代表”。签订“干部驻村当代表、单位帮扶做后盾、一把手负总责”驻村帮扶承诺书,实现驻村工作组与派出单位责任目标、工作推进、年终考核三个绑定。建立驻村干部责任在村落实、组织在村建强、干部在村成长、资源在村整合、成效在村检验“五在村”工作机制。搭建驻村第一书记“每季一赛”擂台,每季度召开一次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交流会,让第一书记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、共同提高。

    引导在外能人“凤还巢”。建立县、乡、村三级干部联系在外能人制度,以亲情乡情为纽带,通过发放邀请信、举办联谊会、组织恳谈会等方式,动员在外能人为家乡献计出力。注重政策扶持,从创业指导、企业注册、贷款融资等方面,提供全程服务。全县84个贫困村成功回引在外能人57人,建立产业园区4800亩。

    激发百企联村“内动力”。引导全县102家企业与84个贫困村结对帮扶,通过发展一批特色产业、引进一批扶贫项目、解决一批贫困劳动力就业等,助推精准脱贫。目前,企业累计为贫困村引进帮扶项目34个,落实帮扶资金100多万元。

    打响群团参与“大会战”。共青团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、青春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,在杨树岭镇排杖子村建立了全市首个留守儿童之家,结对帮扶30名留守儿童。妇联组织开展了巾帼现代农业、巾帼乡村旅游、巾帼家庭手工、巾帼家政服务等专项行动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